2022-10-31 09:15:30來源:中國銀行保險報
10月29日,北大賽瑟(CCISSR)論壇·2022(第十九屆)在京舉行,論壇主題為“共同富裕與現代化國家建設”。銀保監會副主席梁濤出席論壇并發表演講。
梁濤表示,黨的二十大對新階段實現共同富裕和中國式現代化提出了新的總體目標和任務要求。保險具有經濟補償的“補血”功能、資金融通的“造血”功能、社會管理的“活血”功能,在助力共同富裕過程中不可或缺。黨的十八大以來,保險業在助推全國1億貧困人口脫貧攻堅、實現全面小康等新時代偉大變革進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新時代新征程中,保險業大有作為。
五個路徑和方式
保險業如何助力中國式現代化和實現共同富裕?梁濤認為,可以有以下五個路徑和方式:
一是服務實體經濟的高質量發展。要實現中國式現代化和共同富裕,需要大量高附加值的先進制造和專利技術創新。近年來,保險業通過科技保險、專利保險等持續發力提供保險保障,支持國家創新發展戰略,保障供應鏈安全,支持產業鏈提升。
二是助力完善社會分配制度。商業保險通過捐贈和公益慈善參與三次分配,匹配的目標人群更為精準,更具有針對性和公平性,能夠在時間和空間上平滑風險帶來的損失,應納入國家三次分配機制建設的總體考慮。保險通過資金融通參與要素分配,以債權、股權、資產支持計劃等形式建立“供血”機制,積極參與欠發達地區的基礎設施、重點產業和民生工程建設,有效緩解民生改造項目資金短缺問題,助推協調發展。
三是支持構建民生保障體系。部分餐飲、娛樂、旅游等行業因疫情停業,北京市朝陽區政府統一投保了“服務型企業疫情防控保險”,停業員工每天可領100元生活保障,這對于中小企業的持續經營和企業員工的穩定生活都是非常重要的支持。此外,農業保險、大病保險等政策性、普惠性民生保險對于增強低收入群體的抗風險能力發揮著重要作用,有效防止了“因災致貧”和“因病致貧”。
四是促進社會和諧穩定。保險機制能夠較好地將“有效市場”與“有為政府”對接起來,有力保障幼有所育、學有所教、勞有所得、住有所居,已經成為國家社會治理體系的有效補充。如環境污染責任保險等綠色保險促進環境保護,安全生產、醫療衛生、食藥安全等責任保險支持化解社會矛盾沖突、促進社會和諧,綜合治安險支持和維護社會穩定。
五是保障人的全面發展。共同富裕要求具有較高適應現代化發展需求的全要素生產率,更加需要和關注人的全面發展。一方面,醫療保險讓病人“病有所醫”;另一方面,養老保險讓老人“老有所依”。實踐表明,商業養老保險是減輕公共養老保障增長負擔、增強養老保險體系可持續性的有效舉措。
當前保險保障仍有較大缺口
“從當前來看,我們的保險業發展水平還不充分,服務共同富裕和中國式現代化仍有較大空間。”梁濤舉例稱,2021年我國保險深度和保險密度分別為3.9%和3180元/人,距離全球平均水平仍有較大差距。在河南暴雨災害事故中,保險業賠付僅占直接經濟損失的10%左右,風險補償作用發揮仍顯薄弱。
同時,保險服務內容有待擴展。比如,家財險在風險管理的增值服務局限于開鎖、家庭保潔等,缺乏消費者更為關注的事故預防、定期檢修等服務;旅游保險產品局限于服務救援;對法人企業的風險減量管理,還停留在防災防損培訓、單一的風險提示等。
此外,保險保障仍有較大缺口。在財產險方面,企財險、營業中斷險的覆蓋面還有待提升。人身險方面,商業健康保障的覆蓋面仍然不足。特別是在應對大規模流行性傳染病以及由此引發的家庭收入損失、大額醫療支出等風險保障上,保險業仍有進一步提升的空間。
積極推動中國式保險業現代化
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開啟了新的中心任務,我們進入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新時代新征程。
梁濤表示,保險業要勇于擔負起責任使命,積極推動中國式保險業現代化,為實現共同富裕保駕護航。
首先,堅持保險服務的政治性和人民性。要積極推進農業保險、大病保險等普惠保險發展,建立長期護理保險制度,積極發展商業醫療保險,由“錦上添花”向“雪中送炭”轉變,讓全體人民公平享有保險服務,特別是為小微企業、新市民、城鎮低收入人群、殘疾人、老年人等特殊群體,提供適當、有效、可及的金融保險服務。
其次,持續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要完善不斷創新的多元化保險產品體系,持續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達到需求牽引供給、供給創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動態平衡。發展更多滿足市場需求的保險產品,提供差異化、定制型、綜合型風險管理服務。
再次,堅持服務實體經濟。切實找準保險業在實現中國式現代化中的職能定位,通過深化改革,融入服務經濟社會大盤發展。加大服務中國式現代化的保障能力,在科技保險、貨運保險、企財險等領域加大支持力度,保障供應鏈安全,積極服務產業轉型升級。努力服務國家創新發展戰略,支持先進制造業發展。
最后,推動保險業的高質量發展。保險公司要拓展服務內容,增強服務能力,積極運用物聯網、人工智能等科技手段,主動提供防災防損服務,從簡單的“險后”補償向“險前”預警、“險中”響應轉變,從風險等量管理向風險減量管理轉變,為共同富裕和中國式現代化提供優質、高效的保險保障。本報記者 朱艷霞
責任編輯:近日,中國太保發布三季報顯示,前三季度,公司實現保險業務收入3246 47億元,同比增長7 7%。在業績交...
11月3日,商務部服貿司負責人介紹2022年前三季度服務貿易發展情況。數據顯示,進口增長較快領域是保險服...
近日,銀保監會公布9月保險業經營情況。數據顯示,今年前9個月,保險業累計實現原保費收入3 83萬億元,...
10月29日,北大賽瑟(CCISSR)論壇·2022(第十九屆)在京舉行,論壇主題為共同富裕與現代化國家建設。銀保...
今年前三季度,銀行業保險業總體運行情況如何?支持穩住宏觀經濟大盤取得了哪些進展?幫助小微企業紓困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