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保險 > 正文

我國再保險體系建設穩步推進 風險轉移分散機制逐漸完善

2022-10-18 09:48:06來源:中國銀行保險報

“再保險擁有長期的數據積累、技術能力和合作網絡,對保險創新產品設計、定價、條款設計、風險管理等方面發揮著引領作用。”近日,中國再保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再集團”)在《喜迎二十大 奮進新征程——全力打造服務國家戰略的中再方案》一文中指出,再保險業在助力綠色轉型、支持科技創新、參與風險共治、服務社會民生等領域發揮著重要作用。

近年來,我國再保險體系建設穩步推進,風險轉移分散機制逐漸完善。資料顯示,目前我國有專業再保險公司15家,其中,中資7家(含1家集團公司,即中再集團)、外資8家,再保險公司數量較2012年增加6家。截至2021年底,已有529家境外再保險機構在再保險登記系統完成登記,通過跨境交易方式服務我國再保險市場。當年,中國再保險市場向境外市場分出保費約1050億元。

服務國家戰略

當下,防范和化解風險是平衡發展與安全的重要任務,肩負“轉移和分散風險”使命的再保險業奮力擔當。

在保障資源、捍衛安全方面,再保險發揮著重要作用。比如,中再集團為“三農”領域累計提供再保險保障超5000億元,支持遼寧、河北、廣東等省份落地高標準農田建設保險試點,配合國家落實三大糧食作物完全成本保險和收入保險在主產省份產糧大縣的全覆蓋。在保障能源安全方面,為國內核電項目全生命周期再保險保障超5000億元;為風電、光伏、水電等可再生能源企業和在建工程提供各類風險保障,合計保額近2000億元。

再以人保再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人保再”)為例。截至目前,人保再為超過60個海上風電、光伏等清潔能源項目提供超過120億元的再保險風險保障;為半導體芯片、顯示面板相關行業20余個項目提供超過40億元的承保能力支持;累計開發29個信息系統,擁有11項知識產權。

在紓困解難、保障民生方面,少不了再保險的身影。保市場主體就是保經濟基本盤,為切實解決新冠肺炎疫情期間中小微企業面臨的經營困境,積極助力穩經濟、穩就業、穩民生,中再集團、太平再保險(中國)有限公司等機構紛紛推出助力企業復工復產等保險產品。中再集團創新定制“暖心保”“易企保”等系列特色產品,2022年服務中小微客戶超2.7萬家,累計提供風險保障約883億元。

新風險新機遇

中再集團副總裁朱曉云在2022年中國財產再保險市場研討會上表示,中再集團將堅持“穩中求進、價值提升”主基調和“穩增長、調結構、控風險、增效益”經營方針,以價值成長、均衡發展為導向,把握戰略機遇新內涵,增強產品創新驅動力,深化保險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國際管理咨詢公司奧緯咨詢近期發布《明者因時而變,知者隨事而制——再保險市場展望》指出,網絡安全、新冠肺炎疫情、氣候變化等為再保險業帶來諸多新的風險和機遇。比如,由于缺乏對于新冠肺炎疫情等新興風險的了解及預測分析,直保公司難以就客戶和產品戰略做出權衡決定;此時,如果再保公司可以提高對新興風險的預測能力,建立預測分析模型,為直保公司提供長期風險管理框架,則有利于創立深度聯系。又比如,在網絡安全風險方面,隨著網絡安全保險作為普遍關注的新興風險,定義不斷拓寬,再保公司可以深度建設相關風險能力,發揮其前瞻性,引領直保開發新保障。

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中國財產險市場實現觸底反彈,保費增速接近歷史復合增速,非車險業務保持快速增長,占比首次超過五成,財產險承保利潤率和利潤額均達到近年同期高點;償二代二期規則實施,更多市場主體償付能力承壓,財險公司分出保費增速高于原保險市場增速,再保險市場需求呈整體增長趨勢。

全球再保費率持續上漲

值得注意的是,隨著風險環境進一步趨于多元且復雜,再保險業務承保面臨的挑戰因素增多。

中再產險的報告指出,2022年第二季度,再保險市場分出保費增速重返兩位數,再保分出率穩中有升。國際市場方面,2022年,國際非壽險市場規模持續增長,增速創近十年新高;國際再保險市場費率“走硬”態勢持續,轉分費率上漲趨勢明顯。全球再保險市場供給下降,疊加巨災損失、烏克蘭危機和全球通脹等因素影響,全球財產險巨災費率和再保險費率呈現持續上漲勢頭。奧緯咨詢發布報告指出,再保費率持續上行,其中涉及巨災保險、健康險及董責險等險種。

奧緯咨詢認為,從前瞻性、服務性與可持續性的價值特點看,再保機構可專注于未來風險和新型解決方案的設計,發揮市場領導作用,并通過和不同保險公司的溝通獲取市場潛在需求;發揮多樣性服務職能,幫助和替代保險公司設計流程,建立合作模式;再保公司的回報和業務模式要保持長期可持續性,需要不斷提高資本利用率在日常運營中的作用,嵌入到承保、財務、理賠、客戶關系層面,成為指導公司戰略、條線布局、投資融資的重要指標之一。

(本報記者朱艷霞、房文彬對本文亦有貢獻)

責任編輯:

標簽: 我國再保險體系建設穩步推進 風險轉移分散機制逐漸完善 全球再保費率持續上漲 再保險業務承保面臨的挑戰因素增多

免責聲明

    • 青年創投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 信息舉報和糾錯郵箱:51 46 76 113@qq.com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