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銀行 > 正文

全球實時:“銀企融資對接”應用場景開展試點,多家銀行業務落地

2023-02-28 09:57:18來源:中國銀行保險報


(資料圖)

為進一步加大金融服務實體經濟力度,拓寬中小企業融資渠道,提高出口企業融資便利化程度,國家外匯管理局在跨境金融服務平臺推出“銀企融資對接”應用場景,并于2月20日起在江蘇、廣東等10個省(市)開展試點工作。

多地業務落地

中國銀行(行情601988,診股)稱,試點首日,該行在江蘇無錫、南通等10個地市完成“銀企融資對接”應用場景試點業務首發。

在江蘇省宿遷市,宿遷某實業有限公司通過跨境平臺向銀行申請融資授信,中國銀行宿遷分行通過跨境平臺查看企業信用信息,當即為企業發放10萬元融資授信額度。

在江蘇省連云港(行情601008,診股)市,中國銀行連云港分行通過跨境金融服務平臺,為某貿易企業受理了一筆45萬元的授信融資申請業務。

國家外匯管理局連云港市中心支局介紹,試點首日,連云港市共落地銀企融資對接業務兩筆、金額145萬元,11家銀行加入試點、咨詢并拓展客戶。

另外,中信銀行(行情601998,診股)南京分行通過該應用場景為無錫一家外貿企業成功辦理銀企融資對接。

中國銀行在福建省轄內泉州、漳州、莆田等地分支機構,在試點首日配合當地外匯局,累計為11家企業在“銀企融資對接”應用場景下受理融資授信業務,總金額超1億元。其中,為三明某外貿企業核定授信600萬元。

珠海某生物醫藥企業因出口訂單備貨有融資需求,經中國銀行廣東珠海分行介紹,在試點首日通過平臺提交融資意向。中國銀行結合企業實際業務情況,線上對接,迅速核定800萬元授信,解了企業出口融資的燃眉之急。

中國人民銀行深圳市中心支行介紹,截至2月21日,轄內農業銀行(行情601288,診股)、中國銀行、建設銀行(行情601939,診股)等6家銀行為10家外貿企業累計授信額度超過42.3億元。

實際上,自2020年以來,國家外匯管理局深圳市分局持續推廣總局跨境金融服務平臺應用,通過金融科技手段為涉外經濟高質量發展賦能提效,取得良好成果。截至2023年1月末,轄內銀行通過跨境平臺為涉外企業辦理融資業務金額近160億美元,服務企業超過300家。

提升外貿企業融資效率

“跨境金融服務平臺為企業融資提供了很大便利,大大提高了融資效率,整個操作過程也非常便利。”參與首批試點的深圳某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該公司是深圳電子信息領域的龍頭企業,聚焦半導體、新材料、新型顯示等領域,為上下游客戶提供一站式產業鏈供應鏈服務。中國銀行深圳市分行通過平臺對接該企業,實現“企業零跑腿,數據多跑路”。

中國銀行方面有關人士表示,“銀企融資對接”應用場景,有助于推動各地外匯局、銀行機構和企業共創普惠金融新模式,幫助企業足不出戶實現融資需求直達銀行,有效提升企業融資效率與可得性。

中信銀行南京分行相關負責人介紹,跨境平臺銀企融資對接應用場景為外貿企業提供了更加市場化、多元化的融資渠道。該場景的試點應用,打破了信息壁壘,優化了業務流程,加大了科技賦能,積累了創新經驗,在涉外企業融資需求與銀行金融服務之間架起一座“信息橋”,為企業融資提供了更多的便利。

國家外匯管理局廣東省分局介紹,“銀企融資對接”應用場景中,企業可登錄“數字外管”平臺自主開通應用場景功能,向不超過3家銀行提交融資授信申請。銀行收到企業融資授信申請后,可在企業授權下查看企業外匯收支相關匯總數據等信用信息,結合實際業務情況和內部風控要求,決定是否受理,成功授信后在平臺登記授信金額、期限等信息。

在國家外匯管理局廣東省分局看來,“銀企融資對接”應用場景借助區塊鏈技術推動匯銀企之間可信信息共享,為銀企融資雙向選擇搭建了線上溝通橋梁。一是助力打破銀企信息不對稱瓶頸,發揮企業外匯收支數據價值。二是為企業提供更多融資渠道,企業可自主注冊和向銀行提交融資授信申請,提升了中小企業融資的便利性和可得性。三是銀行可以通過平臺接觸新客戶,獲取客戶信息,擴展客戶群體,提升普惠金融服務水平。

國家外匯管理局宿遷市中心支局方面表示,跨境金融服務一站式線上辦理,降低企業腳底成本,大幅提高融資效率,進一步緩解中小外貿企業跨境融資難問題,促進片區營商環境形象的提升。

責任編輯:

標簽: 銀企融資對接

免責聲明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