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頭條 > 正文

紅色檔案“走出” 館門“走上” 課堂 浙江紅色檔案賦能高校大思政教育 11設區市全覆蓋

2024-11-19 15:18:29來源:浙江在線


1920年9月再版的《共產黨宣言》,1936年8月征集的《長征記》底稿……在浙江理工大學紅色檔案館,300余份來自中央檔案館、省檔案館的珍貴檔案,生動詮釋著一百多年來,黨團結帶領全國人民堅守初心使命、不斷開拓前行的歷史足跡。

浙江理工大學紅色檔案館(董旭明 胡文昌/攝)

11月12日下午,浙江省檔案館、浙江省教育廳在浙江理工大學召開紅色檔案賦能高校“真理的味道”大思政教育現場會,總結推廣經驗,部署進一步促進紅色檔案賦能“真理的味道”高校大思政教育工作,讓高校思政課更具吸引力和生命力。

紅色檔案“走出” 館門“走進” 校門“走上” 課堂,從2021年開始,浙江省檔案館、浙江省教育廳協同相關高校推進紅色檔案賦能高校大思政教育工作,已在全省16所高校固定布展、2所高校巡展,實現了11個設區市全覆蓋。各校依托紅色檔案開發思政課精品教材、開展思政項目研究、開展訪學、研學等社會實踐,形式和內容不斷創新,檔案價值更加彰顯,高校思政教育更有深度、更有廣度、更有效度、更有溫度。

浙江理工大學紅色文化講館(董旭明 胡文昌/攝)

“紅色檔案在教學中是一個很好的補充,有了歷史依據,書本上的道理就不會顯得空洞,會更有基礎,更扎實;另一方面,檔案可以為我們呈現出一段故事,以故事的方式,可以把道理講得更生動,更活潑。” 浙江理工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師王勇說。

浙江理工大學以絲綢博物館、紅色文化講館、紅色檔案館“三館”為核心的紅色文化館群,已成為學校開展黨史、新中國史和浙江精神教育的重要陣地,展覽中的珍貴紅色檔案,不少是第一次在浙江展出,第一次走進浙江的大學校園,推進了檔案教育、“四史”教育與思政教育的“化學融合”。 師生們以紅色檔案為教材,遵循從“聽故事”到“講故事”再到“用故事”的“大思政課”觀念,感受檔案里的真人真事,身臨其境地感受到它們背后的精神力量。“紅色檔案文獻展建成后,學校把‘開學第一課’、新生始業教育、思政課實踐教育都搬到了展覽場館。開展以來,參觀學達10萬余人次。”浙江理工大學宣傳部門負責人說。

紅色檔案賦能高校“真理的味道”大思政教育現場會(董旭明 胡文昌/攝)

接下來,浙江將推動紅色檔案賦能高校大思政教育進一步走深走實,提升吸引力影響力生命力,讓紅色檔案“多起來”“活起來”“動起來”“響起來”,讓有意義的大思政教育更有意思。

會議開始前,代表們觀摩了浙江理工大學“紅色展館里的思政課(董旭明 胡文昌/攝)

責任編輯:

標簽:

免責聲明

    • 青年創投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頭條新聞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