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焦點 > 正文

“冀”望田野:河北農業的傳承與創新

2025-01-03 11:11:40來源:中國新聞網

河北,地處廣袤的華北原,氣候適中,土壤肥沃,農耕歷史悠久綿長。8000多年前,人類在磁山腳下種出世界上已知最早的粟,2000多年前,燕下都的先民就已開始了鐵犁的使用,古往今來,這片土地始終見證著農業文明的賡續與發展。

如今的河北,是全國重要的糧食生產基地之一,在9132.59萬畝耕地上,種植著小麥、玉米、大豆等各類作物。其中小麥種植面積常年在3300萬畝以上,每年產量占全國小麥總產量的1/10,谷子產業規模位居中國前列,雜交谷子之父趙治海,更是突破谷子育種世紀難題,帶領“雜交谷子”走向世界。

如今的河北,正加快推進農業現代化,全省農業生產結構實現從單一以種植業為主的傳統農業向農、林、牧、漁、服務業全面發展的現代農業轉變。特色產業發展如火如荼,趙縣雪花梨、深州蜜桃、邢臺富崗蘋果、京東板栗等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農產品蜚聲中外。

如今的河北,正在全力做好鹽堿地特色農業這篇大文章。面對鹽堿地科學治理這一難題,河北通過強化種業創新與示范、加強鹽堿地改造提升、壯大特色加工產業等多種方式,推進鹽堿地綜合改造利用,耕地的質量等級、產出能力穩步提升,昔日鹽堿灘正逐漸變身為渤海糧倉。

河北,恰如其簡稱“冀”,于北方廣袤的田野之上,孕育著無限希望。從最初的谷子試驗田,到現在的全地形農業生產地,從鐵犁牛耕的原始生產方式,到科技創新引領現代農業發展,在這片生機勃勃的熱土上,每一份耕耘都播種下收獲的期冀。

責任編輯:

標簽:

免責聲明

    • 青年創投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