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銀行 > 正文

記者觀察:應對高通脹考驗歐洲

2022-10-25 09:38:22來源:中國銀行保險報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最近,在跟一位住在法國的朋友交流近況時,她告訴我,目前生活中最大的憂慮就是物價上漲太快:“電價、氣價飛漲,只有工資不漲。”今年以來,烏克蘭危機引發的能源危機持續發酵,夏日干旱造成了糧食減產,上述因素為通脹推波助瀾,影響了歐洲當地居民的生活。

根據歐盟統計局10月19日公布的最新數據,今年9月,歐元區CPI(消費者價格指數)達到9.9%,環比上漲1.2%,為2022年3月以來最大增幅。歐盟27個成員國平均通貨膨脹率達到10.9%。

居高不下的通脹水平,不僅僅給居民生活帶來壓力,也為當地經濟發展蒙上陰翳。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10月更新的預測,預計2022年歐元區經濟增速為3.1%,而到2023年將大幅下降至0.5%。當前高企的能源價格以及隨之而來居高不下的通脹水平依然是歐洲多國面臨的關鍵風險。

歐洲央行行長克里斯蒂娜·拉加德也在9月26日公開表示,受高通脹、服務需求下降、全球需求疲弱、貿易條件惡化等因素影響,未來幾個季度歐元區經濟活動將大幅放緩。經濟不確定性依然很高,企業和家庭信心都在下降。為此,歐洲央行下調了今明兩年歐元區經濟增長預期,預計2022年將增長3.1%,2023年為0.9%,2024年為1.9%。

在與通脹“角力”過程中,緊縮的貨幣政策是歐洲采取的首要應對方式。為應對持續高通脹,歐洲央行今年7月和9月兩次提高關鍵利率,共加息125個基點。拉加德也表示,歐洲央行預計將在今后幾次會議上進一步加息,以抑制需求并防范通脹持續上升。然而,考慮到歐元區通脹大部分由能源價格驅動,而非因內需強勁而產生的通脹,持續大幅加息是否能真正起到抑制作用,還有待進一步觀察。

值得注意的是,為抑制能源價格繼續走高,近期歐洲多國都推出了大規模的財政措施以及能源補貼政策。比如,9月底德國政府宣布將投入2000億歐元,以政府補貼等方式盡量穩定能源價格,幫助居民和企業支付賬單。意大利政府宣布,將為低收入人群提供200歐元的一次性能源補貼,并為企業減稅25%到40%不等。業內分析人士指出,由于歐元區的物價水平預計在2022年剩余時間和2023年初保持高位,這意味著流動性會進一步收緊,對經濟活動的復蘇構成阻力。歐洲的政策制定者預計將維持貨幣緊縮的政策立場,幫助通脹水平迅速降溫,同時實施大規模的財政刺激措施,對沖貨幣緊縮為經濟復蘇帶來的不利影響,從而實現經濟軟著陸,并進一步鞏固經濟復蘇基礎。

不過在經濟增速放緩、加息步履不停的背景下,歐洲政府面臨的高債務與高財政赤字風險可能為這種安排造成掣肘。歐元區部分成員國長期采用超支的財政預算體系,貿易赤字以及歐洲央行加息等因素都推升了歐債風險。可見,如何才能在有效抗擊通脹的同時穩住增長、避免風險,將是一項艱巨而復雜的課題。

責任編輯:

標簽:

免責聲明

    • 青年創投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 信息舉報和糾錯郵箱:51 46 76 113@qq.com

頭條新聞

推薦內容